首页 > 资讯 > > 内容

望牛墩镇朱平沙村:次发达村的华丽蜕变 村级收入同比增长42.81% 荣获“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”

发表时间:2023-08-11 01:15:13 来源:信息时报

绿水村边绕,高楼焕新颜。走在东莞市望牛墩镇朱平沙村,入目可见充满岭南水乡风情的广场长廊,舒适整洁的村道,以及产业园里鳞次栉比的工业大楼……继2021年摘掉“次发达村”的帽子后,今年,朱平沙村借“特色精品村”的创建契机迎来华丽转身。

近年来,东莞市委、市政府紧紧围绕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,先后多次出台市内帮扶政策,对次发达村落实结对帮扶、创收项目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,促进次发达村加快发展,有效推动镇村平衡、协调发展。

受益于市内帮扶,从2004年开始,朱平沙村从一个水乡偏僻小乡村逐渐发展成集工业、商业、居住于一体的现代新农村。从以前的“扶贫村”到如今的“特色精品村”,朱平沙村的成功逆袭,是东莞市内帮扶政策结出的丰硕果实之一。


【资料图】

集体经济:

村组收入同比增长42.81%

驱车行驶在朱平沙村临港南路上,道路宽阔平坦,一栋栋颇具现代感的工业大楼拔地而起。这里是临港产业园,也是东莞市数字经济产业基地、望牛墩镇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,博力威、卓蓝、思索、广合等一批重大项目已落户并逐步投产。

产业兴则乡村兴,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。朱平沙村党委副书记魏运成介绍,朱平沙村紧紧依靠产业引领,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加快发展。自2009年起,该村通过土地统筹,由镇村联合开发,建成科技和临港两大产业园,配合镇推动市重点项目、多家高效益企业落户朱平沙村。目前,两大产业园共有企业51家,其中规上企业14家,工业项目主要有电子、纸品、纺织、车辆制造、印刷和食品等。随着镇、村产业加速转型升级,村集体经济纯总资产从当时的4千万元增长到目前的2.4亿元。

“镇村共建产业园区,增加了村级税收返还。同时,众多企业入驻也带来了庞大的人流量,再加上端午龙舟节、七夕乞巧节等文旅活动的举办,吸引了不少外来人员前来消费,促进村民收入增长。”朱平沙村党委委员魏惠芬告诉记者。

同时,朱平沙村大力发展村集体创收项目,推动村集体经济加快发展。通过兴建农贸市场等项目,大力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造血功能。魏惠芬介绍,去年村里还对综合市场进行升级改造,并于今年1月1日重新投入使用。综合市场周边商铺租约今年将到期,须重新进行投标,不少投资者竞相争夺。根据统计,整个市场经营区域原年标租金为333.35万元,现标租金为501.02万元,增加了50.3%。

数据显示,至2022年底,朱平沙村总收入2014万元,总支出664万元,纯收入1350万元,较2021年增加405万元,增长42.81%。村集体总资产24773万元,总负债1428万元,资产负债率5.76%。2022年村经营收益和各类弥补等可支配收入共2908万元,经营支出和福利支出共2736万元,本年收支结余172万元。

村容村貌:“特色精品村”美丽宜居

魏惠芬是土生土长的朱平沙人,相比以前,她感受到的最大变化是“村容村貌有了飞跃提升。”而这得益于东莞深入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,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践。

早在2015年,朱平沙村成功申请东莞市美丽幸福村居试点村,获得由市、镇两级政府拨出1000万元资金用于美化村居环境,开展包括朱平沙新桥建设工程、旧村闲置地整治工程、内河道整治工程等8大项目。

随后,村委会也在加强村居文化景观规划和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。推动“小山小湖”社区公园建设,建设旅游厕所,开展环境整治工作,强化公益宣传等,让村里的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,城市精细化管理大大加强。

2022年,望牛墩共有两条村纳入东莞市“特色精品村”,朱平沙村正是其中之一。据介绍,“特色精品村”建设工程已于今年完工并通过市级验收,该工程总投资约2200万元,其中市、镇两级投入资金约1000万元。通过微改造、精提升,串珠成链,推动美丽乡村从“一处美”迈向“一片美”。

如今的朱平沙村一河两岸水清树绿,池塘曲桥蜿蜒清幽,文化公园里村民怡然自得,综合市场里充满人间烟火味又不失整齐有序,年轻人在升级改造后的篮球场上尽情挥洒汗水……最值得村民骄傲的,是朱平沙村有了自己的村史馆。村使馆分别从“水域画村”“革新富村”“工业强村”“文化兴村”“法制旺村”五个篇章,以图文并茂、实物陈展、多媒体放送等多样化形式展现,丰富而生动地再现朱平沙百余年的历史文化。

目前,望牛墩镇政府计划充分挖掘朱平沙的区域特色,结合水脉网络提取当地文化元素,发掘村庄特色,打造舒适整洁的滨河游览空间,营造具有水乡风情的场所,展现朱平沙独特的岭南水乡文化。

基层创新:法治力量擦亮乡村治理品牌

在望牛墩朱平沙村村委会的大门前,“法治”元素尤为亮眼,法治文化广场上时常播放以案说法的视频,并通过法治文化长廊宣传多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……这一原本为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,变成普及法律知识的法治阵地,深得村民认可。

朱平沙村党委副书记魏运成介绍,近年来,朱平沙村深入开展法治乡村建设,通过创新基层民主形式活力,加强法治文化建设,提升村务法治化治理水平,使村民幸福指数、基层治理、村容村貌、经济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提高。2020年获评“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”“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”;2022年被司法部、民政部命名为“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”。

事实上,这也是东莞市内帮扶政策开花结果的体现。东莞市司法局是朱平沙村的对口帮扶单位,该局发挥部门职能优势,多年来帮助村委修订村规民约,为村委有关决策提供法律意见等,助力朱平沙村以法治力量擦亮乡村治理品牌。

在朱平沙村河畔,6栋现代住宅楼高高耸立,这是朱平沙村的农民公寓,里面公园、图书馆、健身室、停车场一应俱全,村民居住环境大大改善。据悉,开建之初,为确保农民公寓分配购买做到公平、公正、公开、合法,朱平沙村委会邀请驻村法律顾问参与村民代表民主协商程序,将调解、公证、法律顾问引入项目的筹建、分配全过程。

村委会这一做法得到村民支持,农民公寓从建设到2018年交楼,仅仅用了不到2年时间。村民对抽签购买方案普遍认同。可以说,朱平沙村运用民主法治精神成功破解住房难问题,为其他村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做法。

朱平沙村设有公共法律服务站和人民调解室,并在2019年建成示范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。现配置一名村法律顾问,每月定期坐班,及时为村“两委”依法管理、依法决策提供法律建议,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到法律服务。

朱平沙村注重弘扬“枫桥经验”,重视人民调解预防和减少民间纠纷、化解社会矛盾。过去3年里,通过人民调解化解各类矛盾80多宗,解纷率100%,做到“大事小事不出村”,实现连续10年“零上访”。

村容村貌的巨大变化,离不开一代代朱平沙村人的共同努力与拼搏。焕发新活力,激活新动能,朱平沙村将继续在建设“美丽乡村”。

标签: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3 非洲产业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8   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